口罩令撤销 子女如何融入校园生活?

政府自3月1日起取消口罩令,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是否需要佩戴口罩上学,校园生活也逐渐回复正常运作。但学童在这三年来,佩戴口罩上学已成习惯,一时间脱下口罩他们或许未能完全适应,甚至为他们带来情绪压力和社交焦虑。家长该如何助孩子适应和融入复常后的校园生活呢?不妨参考以下三点,让子女及早适应复常,建立愉快的校园生活。

一、给予充足时间 让子女逐渐适应不佩戴口罩

在这三年来,家长经常向子女灌输佩戴口罩的重要性,他们对于在复常期间不用佩戴口罩可能感到困惑,甚至难以适应没有口罩的生活。家长宜耐心解释现况,和子女讨论佩戴和不佩戴口罩的原因,让他们思考并自行选择在哪些情况下佩戴口罩。培养习惯和改变观念需时,家长可以给予充足时间,让子女逐渐适应,并在过程中学习体谅他人的决定。

子女和口罩相伴三年多,第一次在同学面前脱下口罩,或会为他们带来不安全感,例如过分担心脱下口罩会否容易生病、为自己的容貌感到焦虑、难以隐藏情绪和表情等。家长应有心理准备小朋友会因脱下口罩而作出反常行为,例如在社交场合感到非常害羞。有见及此,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入手,建立子女的信心,例如在郊外活动时邀请子女脱下口罩合照,让他们适应在公众场所展现自己容貌。

二、重新建立卫生礼仪 并继续保持良好习惯

我们相信子女都知道佩戴口罩是防止疾病传播的有效途径,但他们现时毋须再佩戴口罩,或会使他们对个人卫生掉以轻心,更容易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家长需要重新建立子女的卫生礼仪,例如当他们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掩盖口鼻,并把擦鼻的纸巾立即扔掉在垃圾桶而非随处乱放。此外,如果他们说话时口腔有飞沫溅出,应教导他们向旁人道歉。简单来说,即使社会回复正常,子女仍需谨记细菌和病毒无处不在,要透过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身体健康。

三、家长树立榜样 教子女尊重别人选择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意愿,不论别人选择佩戴口罩与否,都应尊重他们的决定。家长可以引导子女理解各人有不同的考虑因素,教导子女尊重别人的选择。家长更应指导子女不应排斥和自己「不同」的同学,而应互相建立友谊,进而成为好朋友。

除了面对疫情和复常为社交模式带来的转变,青少年在不同成长阶段都面对各种生理和心理等变化,因而感到压力和疑惑。倘若子女面对情绪困扰,家长应如何和子女并肩同行?「家长童学」提供教养培育和成长疑难的文章,让家长协助子女提升自我认识、掌握控制情绪和问题解决技巧,为他们在成长路上疏导负面情绪,探索人生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