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妹学校」缔结计划由粤港澳三地教育部门于2004年发起创立,是粤港澳三地在基础教育领域规模大、参与面广、影响力强的校际交流项目。该项目旨在替本地学校物色合适的内地学校,结为姊妹学校,借着两地师生定期交流互访,增进彼此的联系。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下称教联会)主席、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黄楚标学校校长黄锦良先生多年来致力推动两地学校交流和合作,现为我们分享计划的发展与学校积极开展活动的实况。
(贵州近年发展迅速,可给予学生截然不同的学习体验。)
粤港澳学校连结 配对近三千对姊妹学校
为推动两地姊妹学校交流,进一步促进姊妹学校活动的持续及多元发展,自2018/19学年起,教育局为每间已与内地学校缔结的本地学校发放每年一次性津贴及提供专业支援。随着疫情后通关复常,近年内地及本地融合越趋紧密,加上教育界认识到「姊妹学校计划」的好处,缔结姊妹学校计划活动更趋蓬勃,参与学校的数目持续增加。黄锦良先生表示:「计划初期,粤港澳缔结姊妹学校计划聚焦广东省,后来教育局委托教联会推动计划,教联会将计划延伸至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以及福建、浙江、江苏等沿海省市。近年,计划更推广至四川、贵州、山东等省市。」
他指出,计划实施近20年,成功推动了三地中小学校共同发展,促进了广大师生在教学、管理、教师专业等各方面取长补短。「目前累积接近900间本地学校(包括幼稚园、小学、中学及大学)参与计划,与内地学校缔结成近3,000对姊妹学校,近五成集中于广州、深圳等大湾区城市。」
四个层面出发 线上线下多元化活动
为推动两地姊妹学校交流,进一步促进姊妹学校活动的持续现时,姊妹学校活动主要分四个层面:学生、教师、管理层及家长。学生交流方面,有运动会、交换生计划、文化交流,线上美文诵读、线上专题研习、线上STEAM比赛等;教师方面,包括观课、同课两教等;管理层和家长方面,则分别有考察团与探访内地家庭活动等。不但如此,活动种类渐趋多元化,而且发展成熟。他举例有香港学校联同姊妹学校前往另一间姊妹学校进行交流,亦有教师主动往姊妹学校观课,进行课研。另外,在「姊妹学校」缔结计划下,不少本地学校同时缔结多间内地姊妹学校,恒常化一系列交流活动。
他指出,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黄楚标学校现时缔结近十间姊妹学校,她们分别来自长春、山东、贵州、四川、北京、上海、广州等省市。他补充道:「相对于广东、福建等沿海省市,贵州近年发展迅速,可给予学生截然不同的学习体验。除认识国情,了解其在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角色,当地还有许多世界自然遗产,近年在环保、大数据和高科技等方面亦有长足发展。又例如,贵州属多民族共融的地方,学生可接触到不同族裔的文化,丰富眼界和人生阅历。」
姊妹学校互访 师生共同成长
他表示,于不同省市缔结姊妹学校有助配合各级学生的学习需要,开展不同形式的交流活动。以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黄楚标学校为例,去年曾组织学生与教师到访贵阳、苏州、广州等多个姊妹学校交流团,让师生可到不同省份进行深度交流学习。
其中除了学校交流、历史文化参观、先进设备或企业参观,还有中国文化及绿色生态考察等。此外,学校亦于本年的复活节假期安排全校教师前往北京的姊妹学校进行交流。黄锦良表示,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黄楚标学校将姊妹学校交流活动恒常化,目的是想让更多学生提供不同交流机会。同时,本地师生的学习体验并非单向,他们在接待不同省市的姊妹学校的过程,也丰富了他们的自身体验。例如该校的师生会与姊妹学校的师生一同走出课堂,善用社区资源,如海洋公园、历史博物馆等,进行各种各样的互动交流。透过「姊妹学校」缔结计划,不但大大拓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对两地的认识及了解,建立深厚的友谊,教师与管理层更可在教学、行政和管理上取经。由此可见,学生、教师与管理层均获益良多。据悉,该校正计划组团到访北京、长春,深入了解当地值得探索和学习的地方,并期望每位同学于初中阶段参加至少一次交流团,及早认识国家的实情实况。
(去年,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黄楚标学校举办贵阳、苏州、广州等多个姊妹学校交流团。)
(现时,姊妹学校活动形式种类多样,单是学生交流活动已有运动、交换生计划、线上美文诵读、线上专题研习、线上STEAM比赛等。)
大湾区将成为姊妹学校缔结的焦点
近年来,香港各所高等院校纷纷落户大湾区,建立分校,其中香港浸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已分别在珠海、深圳、广州及东莞建立校园,透过结合两地资源和优势,以多元创新方式与香港校园联动。黄锦良认为,随着香港高等院校涌入大湾区,该区的育才优势日渐显现。加上,大湾区与香港的生活文化相近、交通便利,他预视将会有更多本地学校于该区物色学校缔结成为姊妹学校。他建议,在物色合适的姊妹学校前,本地学校可从当地学校的校本特色、办学历史及理念等,考量能否配合学校未来校本发展所需,提供相关资源。同时,他建议进行实地考察与参观,了解省份现时及未来发展,为未来缔结成为姊妹学校对学生学习与成长作充分的准备。
(资料来源:学与教博览会讯2024)
学与教博览2024
立即登记获取入场证,参加一系列前瞻性的研讨会、工作坊,与顶尖教育专家及同行交流。出席后可登记获取多达24小时的持续专业发展(CPD)时数。
www.ltexpo.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