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国民身份认同︰家长担当的角色

子女是否明白学校升旗礼、唱国歌的意义?政府积极推行价值观教育,早前公布的《价值观教育课程架构(试行版)》以中华文化为主轴,加强国民教育工作。国民身份认同是价值观教育重要的一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缺一不可,家长应协助子女以理性和正面的态度了解国民教育,提升他们的国民身份认同感。

善用网上学习资源

有家长面对国民教育的议题,却不知从何入手。其实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层面的成就,是建立归属感的第一步,政府提供了以下相关的网上教学资源,内容适合中小学生,有助家长向子女讲解︰

教育局价值观教育学与教资源 适合年级︰小一至中六
提供「生活事件」教案,包括个人成长及健康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交生活、社会及国家生活、工作生活。

国民教育一站通 适合年级︰小一至中六
备有与《宪法》及《基本法》教育相关的学与教资源,学生专页提供学习参考资源和学生活动,例如《宪法》和《基本法》中学生网上自学课程。

「粤港澳大湾区」资源套 适合年级︰中一至中三
涵盖大湾区建设及「一带一路」倡议、「智慧城市」作为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中国的高新科技发展——人工智能等学习资源,有助学生掌握生活与社会和公民、经济与社会课程。

教育局教育多媒体 适合年级︰小一至小六
提供国民身份认同与中华文化相关的影片,例如「『我们的国旗、国歌和区旗』有声故事绘本」、「中国四大发明」、「中国历史人物与重要事件」。

家校合作培养国民意识

在家校合作方面,学校透过课程及多元化的学习活动,加强学生对国家的认识和理解。家长可积极配合,鼓励子女多参与相关活动。教育局及不同的机构亦举办支援学校推行国民教育的学习活动。

《宪法》和《基本法》全港校际问答比赛
比赛由教育局课程发展处举办,借以鼓励学生认识国家在各方面的发展,包括提升学生对《宪法》和《基本法》、「一国两制」等重要概念的认识,设有小学组及中学组,分初赛(网上问答比赛)及决赛两部分。初赛将于2月19日至3月11日举行,参赛学生须以教城学生户口登入网站作赛。

国民身份认同应用程式设计比赛
为配合教育局于学界推动认识国家的工作,教城于1月至7月期间举办比赛,让学生探究创新科技并融入认识国家相关的元素,培养他们的国家观念、意识和提升国民身份认同。比赛设小学组(小四至小六)及中学组(中一至中四),学生经由学校推荐参加,2月29日截止报名。

此外,中小学定期举办家长教育活动,包括工作坊及讲座,让家长了解在支援学校国民教育工作上应担当的角色,共同扶助孩子成为守法守规的良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