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孩子的网络守护者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社交媒体成为人们增进社交关系的重要途径。孩子踏入青春期后,渴望寻求朋辈认同,或会沉迷社交媒体建立社交圈子。作为家长,您会否担心孩子在网络上误交损友,甚至遭遇欺凌?今期将介绍孩子使用社交媒体的应有态度,让他们在网络世界中保护自己。

提升孩子的自我察觉意识

  • 保护个人信息:

孩子初接触互联网时,未必有「数码足印」的概念。孩子应知道自己的浏览纪录、上载过的照片和留言等网络活动,都有机会不能完全删除,在网上永久保留。我们可以提点孩子,避免在网络上公开个人信息,例如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等,亦避免接受陌生人的好友申请和讯息。

我们让孩子了解网络欺凌的形式,例如透过讯息取笑朋友、公开朋友的个人资料等,并以新闻个案作为情境,促进孩子反思网络欺凌的后果。倘若孩子不理解何谓「欺凌」,或许会参与其中,甚至误堕法网。这有助孩子了解被欺凌者的感受,并培养同理心,避免他们参与其中。

  • 报告网络危机:

当孩子遇上可疑行为时,我们教孩子应要主动求助,及时告知家长和老师,寻求相应的帮助。如何及早识别网络欺凌?家长可以留意被网络欺凌的常见特征,做好防范!

如孩子不幸遇上网络危机 家长应怎样与子女同行? 

  • 先处理心情,后处理事情:

当孩子遇上困难,对亲子关系来说是一个考验。家长「爱之深」便应「责之切」?我们切记孩子在事情发生后也有情绪——紧张、彷徨和愤怒等。不论成年人或孩子,只要心情被理解,情绪才得以缓和,然后理性思考对方的劝告。如果我们第一句便责怪孩子,或许会引发不必要的争执,损害彼此关系。

  • 辨别合适的支援网络:

我们未必是解决相关问题的专家,此时可以辨别合适的支援网络,包括学校的辅导员、社工和班主任,让孩子在事情发生后获得适当的心理支援。香港教育城在此推介「5S 数码家长大使计划 2022/23」网上讲座「SHARE with Care – 分享有道」,让家长参考资深社工和孩子沟通的心法,与子女在网络世界同行。

适当的指引有助建立孩子的网络安全意识。想有效引导孩子提防网络陷阱?立即报名参与「『e世代 ‧ 网乐行』:提防网络陷阱及电子学习护眼秘笈家长讲座」吧!是次讲座除了让你掌握年轻人的网上交友趋势,并获得与子女探讨网络议题的心得之外,同场亦请来眼科专家与家长分享护眼知识,助子女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视力,欢迎家长勇跃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