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追风

夏天除了为大地带来雨水,有时候亦会带来台风。在台风来袭的前夕,大多数人都会守在各类媒体前,关注翌日会否有「台风假」的消息,期待能在风雨天中偷得半日闲。由「台风假」机率而引发的热烈讨论,让大众对预测台风路径及强度产生兴趣。然而,大自然气象瞬息万变,要精准地预测天气并不容易。到底气象机构是如何准确地预测台风的未来动向及强度呢?

智能气象监察助理

预报员在预测台风路径时,需要详细分析观测数据,当中包括本地及周边地区自动气象站观察数据、雷达影像、不同气象中心发出有关台风的报文等,以掌握台风的最新位置和强度。可是,随着天气数据急增,光靠人力处理这庞大的资讯量并非可行的方法。故此,天文台研发的「智能气象监察助理」系统便利用了人工智能科技,模拟气象专家处理天气大数据。系统能在20秒内从各源头收集超过53万个数据点,并筛选出有价值的讯息,协助预报员监察台风的最新动向。

热带气旋资讯处理系统

除了气象数据,预报员亦需要分析全球各主要电脑模式输出的台风路径预测。然而,各个电脑模式的空间分辨率以及对大气物理过程的模拟有所不同,其得出的预测必定有所不同。因此,天文台在预测台风路径时会利用「热带气旋资讯处理系统」,自动收集和处理各电脑模式的路径预报,并计算综合这些预报路径制成「集成路径」,方便预报员进行比较和预测。透过人工智能对于这些大数据的分析,预报员便能够如虎添翼,结合专业经验制订出一条准确的台风预测路径。

在这个数据时代,随著人工智能技术日趋成熟以及电脑运算能力的提升,数值天气预报(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成为了天气预测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其实只要好好利用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和数据,作为学生的你也能建立天气预测的模型,成为天气预测达人!

同学想测试自己的实力?欢迎参加由香港教育城、Microsoft、香港天文台及香港气象学会合办的「AI大比拼——天气预测比赛」,以机器学习分析真实气象数据预测天气,与天文台比试一下!

關鍵字詞

伙伴活動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