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服务学习──SEN同行方程式

学习和回馈,一直是相辅相成的。当体验式学习和服务结合,可以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和成效,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建立自信、提升能力,甚至扭转社会的刻板观念。体验式服务学习是炮台山循道卫理中学(下称︰炮循)近年推行的一个学习模式,老师先用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反思、明理,再引导学生把所学和感受转化,由自助到助人,最后回馈社会。不管学生能力有何侧重,是否被识别,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亮点,也让大众能欣赏他们的光芒。让我们来细看这个方程式如何和学生同行,更成为价值观教学及公民教育的最佳载体。

方程式的建立︰由自我成长开始

炮循虽然不是特殊学校,但一直致力服务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学生,侯洁莹助理校长表示,学生被识别,不等于就此被定型、标签。而是教师要为学生进行调适和支援,因材施教︰「学生是做得到,只是需要不同的策略和方法。」而炮循的体验式服务学习,便是由这种支援教学开展。例如他们设有交通大使,最初只为聚集一班喜欢交通工具的学生,让学生在喜欢的领域上交流分享,提升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但随着交流推进,学生的能力不断进步,更能胜任策划的工作。于是一班交通大使把兴趣化为服务,在疫情期间为长期在家的公公婆婆设计外游路线,为行动不便的长者建议合适的交通工具。学生在初步完成路线后,会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实地视察,最后由学生亲自陪同服务对象完成出行路线。学生因付出而满足、自豪,长者也乐于得到关怀、重视。整个计划,就是先提升自己,再帮助他人的转化和实践。


(交通大使为长者讲解出行路线。)

又如另一个计划宠物大使,老师最初是希望学生接触宠物而得到情绪支持,以此帮助有情绪困扰、甚至抑郁倾向的学生。但当学生一步步成长,他们不但能支援自己,还能带着宠物进行长者探访,让长者笑逐颜开。「学生既能明白生命的宝贵,又可以把自己的体会带给服务对象,受访的长者都很期待他们的来访。」侯洁莹助理校长分享。


(宠物大使和治疗犬一起服务长者。)

方程式的实践︰体验是同理心的基石

先学习,再服务,这公式一目了然。那么体验式学习的元素在中间又扮演着甚么角色呢?侯洁莹助理校长提到,SEN的学生倾向留守自己的世界,较难代入第三者的角度,难以明白服务对象的感受和困难。因此,在服务活动前,学校会安排体验学习,例如找职业治疗师合作,带领学生去体验长者生活,甚至是背起铅球去行动,切身体验长者如何行动不便。

侯助理校长强调︰「服务学习和一般义工活动有别,平常的义工活动大多是单次性,参与学生对受惠机构和对象都未必有充份了解。但我们推行服务学习,学生必需了解服务对象的困难,面对不同的受助者更要有不同的沟通技巧。因此体验活动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用以训练学生的同理心,让学生代入、思考整个活动的价值和意义。」


(和参与义工活动不同,学生在服务学习中要和组员沟通、要解难,要代入思考,是完整的学习体验。)

体验活动亦是进行价值观教育和培育公民素养的好机会,最初学生未必懂得「代入思考」,这时老师会先引导学生去关心亲近的老师,提醒同学观察老师的难处,再帮助老师解决难题,这正正回应了价值观教学中「关爱」和「同理心」两大范畴。

为了让体验活动发挥更大成效,老师更会在活动后带领学生进行反思和检讨。最初,同学未必能清晰地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收获,他们会先用绘画或录音去记录感受,然后再学习口述自己的笔记或绘画,循序渐进,最终能成功用文字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步增加自信,即使要突然进行分享,也能应付自如。

方程式的得着︰成就自己、影响社会

这时不难看到炮循体验式服务学习的运作模式。首先,先找到学生的兴趣或长处,鼓励他们参加不同的大使计划,并借由这些兴趣培育共通能力。当学生建立了自信,提升了能力,便鼓励同学把学习所得与外界分享。最后,再透过体验活动让他们了解服务对象的处境,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服务计划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图为热爱音乐的学生组成的音乐大使及喜欢交通工具的学生组成的交通大使。)

炮台山循道卫理中学收生及对外联络主任周宝心女士提到,炮循现时共设十三种不同导向的服务大使,全校有近八成五的学生参与。这些服务学习的成效远超他们想像,例如是宠物大使,实行之初是为了缓解学生情绪,但最后却成功由受助者变为施予者。周主任认为,每项计划的成功,都促进学生自我肯定,明白自己「做得到」,更有机会找到事业发展方向。

「例如是交通大使,学生会想朝着为公共交通机构服务的方向发展,而参与长者服务的健康大使,更会参加进阶的长者沟通和护理课程,甚至是学习扶抱长者,再配合即将资历架构课程,学习轮椅维修等,这些都有助学生毕业后投身长者护理行业。」

即使未能借计划找到自己的发展路向,期中的成长和得着依然是无价的。周主任分享曾经有摄影大使去帮护老中心的长者拍摄证件照时,其中一位老人由于身体抱恙,长期要插鼻喉(鼻胃饲管),已许久没有拥有一张「正常」的证件照。于是摄影大使替公公拍照后,再修图把喉管抹去,让长者能再次见到健康的自己。这好像只是一件小事,但却帮助长者完成埋藏已久的愿望,令老师和学生都深感触动。「原来只要懂得发挥所长,便能照亮身边人。」不管是否被识别为SEN学生,道理始终如一。


(学生在指导下学习扶抱转移技巧。)

体验式服务学习的影响,不只停留在学生的层面。由于服务学习会涉及跨界别的合作,导师常常带领学生接触不同阶层的社会人士,这有助扭转各界对SEN学童的观点。侯洁莹助理校长说︰「许多服务对象都认同学生的表现,不认为这班被识别的学生,和其他学生有任何不同。甚至有参与了职场新力量计划的雇主,在计划后愿意继续合作,为我们的学生提供切实的职位,认同学生的表现和能力。」

其实不单是被服务的人,学生的家长也会为子女的表现感到骄傲,发现自己的小朋友能照顾自己、照顾他人。所以SEN学生需要的,不是被定型为受助者,而是需要大家和他们同行,当看到他们有不足时,在旁边扶一把,和他们一起成长。

如果老师想得到更多服务学习的分享和资讯,教育界年度盛事「学与教博览2023」将于12月13至15日举行,本届博览将继续就「特殊教育需要」、「服务学习」等教育议题邀请教育专家及教师分享灼见,与教育同侪分享宝贵教学心得和经验。博览将于七月开放接受学校和个人登记,欢迎学界人士预留时间参与,携手共创教育未来。

0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