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后学力流失? 让学习融于生活

八月,夏日正盛,老师和学生是否正在享受暑假的愉悦时光呢?暑假是悠长学期过后,给学生和教师放松的机会。对学生来说,它的意义不一定在于必须学到甚么,而是能否借着假期体验与平时上课不一样的生活。当然,若然学生能在假期中发掘和发展自己的兴趣,或者创造难忘的经历,那么这个假期已甚具价值。不过在长假之后,往往有一个现象备受关注,那就是「学力流失」(summer learning loss),即是学生在假期后对之前所学有所遗忘,导致开学后成绩出现滑坡和退步的现象。谈到退步,可谓「一词激起千层浪」。然而,这现象其实并非必然,亦非防不胜防。只要大家摆正心态,明白学习从来都是漫长的征途,那么即使学生真的出现学力下滑,大家也会明白这只是另一个巅峰的起点。

「学力流失」非必然

「学力流失」一词由来已久。早于约一百年前,学者就推测中小学生会因为暑假长假而影响学习表现;

部分学者更指出,学生在暑假过后的平均成绩会较放假前逊色,故称这个现象为「学力流失」。至于学生的表现会下滑多少,学术界则没有统一和肯定的答案。就「学力流失」这个说法,一直从事儿童服务工作的香港社会工作人员协会理事凌炜铿认为大家不宜过分解读或担忧。他指出,「学力流失」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部分学生在长假后,因为久未「练习」而影响表现,就好像老师在长假后也要重新备课、一般人太久没有踏单车也会跌跌撞撞等,都是正常的现象。学生只要多花点时间重新适应,就能追回「流失」的学力。


(暑假当然要好好玩乐一番,但会否因此「忘形」,而让成绩下滑?这一直是学界和家长关注的重点。)

近年的疫情正正造就了研究「学力流失」的契机。凌炜铿又引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发表于2022年的研究,指出「学力流失」并非必然。这项研究主要探讨COVID-19大流行对丹麦儿童学术表现的影响。

出乎意料的是,调查结果显示漫长的假期并没有对学生的成绩带来显著的退步;换言之,学生的表现和非疫情时期相若。那么,是甚么造成这种认知误差呢?凌炜铿认为这跟近十年的教学模式和倡导息息相关。

电子化学习、游戏中学习的潜在裨益

说到近十年学习模式的转变,便不得不提线上学习的兴起。现今的学生即使放假留在家中,仍可以通过各种自主学习平台巩固所学。许多学习平台「寓游戏于教学」,让学生更有动力自主学习。这种学习模式无疑是疫情期间的一大功臣,让学生在悠长假期后仍能维持学习表现,即使偶有退步,亦不难追回进度。

「更重要的是,教师、家长和学生,是否需要把『学力流失』看得那么重?」凌炜铿反思︰「作为注册社工,我们经常接触家长和学生,也明白大家重视成绩的波动,然而大家亦要明白,成绩有升有降是正常不过的事。特别是在长假期后,学生需要时间重拾学习的心情亦非不能理解,因此大家不用太过紧张。只要这『流失』并非持续性,我们便应用平常心去面对!」

想预防退步?把学习融入生活

凌炜铿亦提到,如果家长或学生真的担心假期后的学习表现,可以考虑在暑假期间,把学习融入日常生活,但不宜把学习行程编排得密密麻麻,以免失去暑假休息的意义。「要让学习融于生活,首先要令子女处于多思考、多探索的状态。学生在假期中有没有接触新的事物?有没有认识新的朋友?甚至接触新的游戏、去新的场所,这种种活动都会让学生保持思考,甚至在生活中学习或运用到许多知识。因此,假期中学生只要有不同的体验,继续有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便能保持在学习的状态。纵然学生不是真的在做练习,不是在确切地背诵知识,也能有助维持学习表现。」

想一想,假期生活也能活学活用!

  • 购物体验 (有助认识货币,掌握运算技巧)
  • 旅行、认识新朋友 (建立自信、运用言语)
  • 主题乐园、游乐场体验(接触物理、工程相关知识)
  • 阅读课外书(增强阅读能力)
  • 参观活动(阅读场地指南,提升阅读技巧)

相信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死记硬背或是重复性的学习模式不利于长远的学习成果。同样,要预防「学力流失」,背后的道理亦然。凌炜铿知道不少家长会在开学前让学生做较多的学术练习,让孩子开学后更快重回学习正轨。他希望家长明白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步伐,无须因一时的落后而耿耿于怀。若然家长因为追求成绩平稳而让学生肩负额外的功课或压力,最终或影响孩子的学习动机,长远或适得其反。

我们推崇学习,指的是全面的学习能力,当中有阅读能力、思考能力、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假期后学生的「学力流失」,非但不一定会出现,即是有也大多针对学术上的表现,但看深一层,他们真的没进步吗?可能暑假后孩子的表达能力突飞猛进呢?


(只要让小朋友保持探索的心,对世界充满求知欲,便毋惧暑期带来的学力流失。)

今个暑假,我们不如多鼓励孩子,多问问他们︰

「今天发生了甚么事?你有甚么感受?」

「今天最难忘的活动是甚么?为甚么?你从中有何体会?」

只要大家一起思考、一起分享,大家都一同迈向进步的路上,「学力流失」也只是一道能轻松跨越的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