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學科引入人工智能 提升學習與獨立思考能力

人工智能(AI)發展迅速,將創新科技運用於學與教為大勢所趨,學校已經將之納入課程。要裝備學生應付21世紀的挑戰,確保他們未來能駕馭創新科技,擁有獨立思考能力,救世軍中原慈善基金皇后山學校一直致力推動STEAM,並將人工智能教育引入各科課程,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學習語文添趣味 促進聽說讀寫能力

校長陳喜泉表示:「STEAM教育是學校重點發展之一,而人工智能在當中佔一重要席位,加上人工智能平台及工具有助學生學習STEAM,遂將人工智能與STEAM結合。隨着掌握人工智能科技已成趨勢,我們選擇將之應用於學與教層面,嘗試規劃並落實於各級及各科的課程之中。」語文學習一直是教育的重要課題,學校在中英文科加入不少人工智能元素。資訊科技及STEAM統籌主任盧偉迪先生指出,以中文為例,當學生學習詩詞後,他們會利用AI生成與詩意相近的圖片。此舉不但幫助學生了解該首詩的意思,教師還能與學生進行深入討論生成圖與詩意是否相符。至於英文科,學生將生字生成圖像,透過圖像幫助記憶。由此可見,語文科結合人工智能後,有助提升聽說讀寫的能力。陳校長補充,學生可以將撰寫的段落交予人工智能平台,平台會提供修訂建議,從中學習文法。至於普通話科,學生亦可以透過人工智能為發音即時評分,讓學生即時糾正發音是否標準。

人工智能為輔 引導思考與自學為主

陳校長強調,人工智能分別用於不同科目、級別及層面。以不同級別為例,初小着重圖像辨識及概念;中小至高小則着重大型語言模組﹙LLM)的應用。在教學的層面,它扮演教學助理的角色,猶如一位教學助理,輔助教學卻不能代替教師。另一方面,教師在人工智能平台上,實時跟進學生的學習需要及盲點,進一步調整課堂上的教學內容及方式。

(人工智能引入語文科,為學習增添樂趣。如學生輸入英文字,系統便能夠顯示出相對應的人工智能生成圖,讓他們透過圖像增強記憶。)

在學習的層面,學校在課程中重視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陳校長解釋說:「我們着重學生擁有自己的想法,人工智能則是一種工具協助學生實現目標,舉例學生想創作一輛人工智能車,即使透過人工智能協助繪圖,但學生仍然要尋找資料,並決定自動行駛功能及引擎聲音等。」盧主任續說,校內設有聊天機械人,讓學生不再局限於課室學習,也可於課後繼續提問。我們會調整及修改大型語言模組,甚至設定角色及用語等,使人工智能不會直接向學生提供答案。相反,人工智能會以引導方式,提供步驟及方向,進一步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另外,學生運用人工智能學習,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可參考人工智能建議的資料,自發閱讀課本以外的知識,無形中也提升閱讀量,為語文奠定良好基礎。

人工智能融入校園電視台 營造愉快創科學習氛圍

除了常規課程,學校在不同活動加入了大量人工智能元素, 校園電視台可說是一個成功的例子。學生可以透過參與校 園電視台學會如何運用人工智能虛擬主播及電腦合成影像 ﹙CG Effect),並完成整個劇情故事。陳校長與盧主任異口 同聲地表示:「將人工智能融入校園電視台,不但可讓他們 及早認識人工智能,從劇本、對白,以至背景音樂等均由學 生親自操刀,過程中,大大提升了他們的成功感與投入度。 此外,校園電視台亦推出互動劇場,帶動了全校對創科學習 的氛圍。」另外,學校着重資訊素養,透過日常課堂的學習 與使用人工智能,並於各種人工智能平台、工具內進行角色 及安全設定,以教導學生以正確價值觀及正向思維使用科 技。另外,學校亦為家長舉辦資訊素養講座。

(學生運用人工智能學習,不但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在尋找答案的 過程中,無形中提升他們的閱讀量。)

(最近,六年級學生便以分組形式,利用不同的人工智能平台及工具製作人工智能車。)

(學校在不同活動加入了大量人工智能元素,校園電視台便是一例。)

資訊科技是一場時間競賽

人工智能變化迅速,近年有關教學的產品應運而生,而且種類多元化、功能發展迅速,學校必須與科技發展競賽,教師團隊更需要上下一心。陳校長續說:「現時,除了盧主任,我們於各科目合共組織十多位種子教師加入團隊。教師們勇於嘗試與探究哪些產品或器材適用於學與教層面,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融合各級別文本課程之中。在選購產品後,我們也會因應使用遇到的情況,不斷審視及優化系統。」他認為,學校抱持開放態度,同時教師能夠不斷反思、審視與交流現時的人工智能平台及工具也非常重要,這有助學生正確使用人工智能,順利應對未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