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社區為本的藝術教育

視覺藝術科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意能力。常常說「藝術源自生活」,其實生活就往往存在於日常的社區之中,靈感更可以是源自於身邊的平凡事物。當藝術教育走出校園,並延伸至社區,又會產生甚麼化學作用呢?樂善堂王仲銘中學近年開創校本社區藝術教育,嘗試將社區題材帶入藝術教學當中,透過與本土藝術家、社區的協作來共同創造體驗學習,以豐富學生對藝術創作的素養,親身感受藝術與生活的關連。

藝術教育,教甚麼?

自2020年開始,樂善堂王仲銘中學開始發展具校本特色的「駐校藝術家計劃x社區藝術體驗」,從人文視野延伸至社區關懷,透過生活化的學習經歷體驗來實踐藝術教學。課程設計是因應疫情契機而產生,由於當時很多教學活動移師到網上進行,缺乏面對面交流令學生在學習上而變得被動、容易封閉自己。該校視覺藝術科梁敏婷主任表示:「藝術正是一個良好的媒介帶動學生走出安舒區,藉着與藝術家社區創作體驗,帶動他們察覺社區的事物,與不同人交流,藉此思考社區文化價值以及藝術與生活的關係。」學校認為藝術教育的技能及知識固然重要,但更希望多元化的藝術學習擴闊學生世界視野、培養他們正向價值。

連繫生活 走進社區的藝術教學

由早期參與不同藝術團體舉辦的短期活動,如今到學校自行發展一個全面性的校本駐校藝術課程,整個教學的側重點始終離不開連結藝術、社區、生活及人之間的關係。其中的「駐校藝術家計劃」邀請不同創作面向的藝術家擔任導師,包括平面設計、水彩繪畫、社區攝影、再造紙等多元範疇。通過與藝術家交流與觀摩,增進藝術造詣,讓學生可以接觸專業面的藝術,以擴闊眼界。


(駐校藝術家曾德平教授學生進行水彩繪畫研習。)

課堂並不會只局限於課室進行。為了把藝術融入日常生活經歷與親身體會中,教學活動會走出課室、進入社區,從而擴大學習空間。例如部分教學會移師藝術家的工作室進行藝術活動,亦會安排學生遊走附近的社區街道去考察社區的招牌字體、街角的植物、店鋪、周邊環境設施等。


(學生走進九龍城即將重建的範圍,讓學生觀察及紀錄社區的一事一物。)

跨科教學 增添藝術教學的可能性

課程設計融入跨科元素,也使教學內容更為豐富。學校特設人文科技科(Liberal Art Technology),由視覺藝術、資訊科技、設計科技、綜合人文跨科協作成為初中常規課程。梁敏婷主任提到教學上透過跨學科課程的合作,讓學生有層次及遞進地學習,從生活中發現問題,去到學習解難,最後擴展至關注社區的實踐問題。

配合外間機構的資源及協作,學校更設計不同類型的視覺藝術教學課程。本學年推行的「社區藝術地圖」項目,鼓勵以年青人獨特的視角,考察學校附近社區的人、事、物,並為社區設計不同主題的社區藝術地圖,包括樹木、昆蟲、日常上學放學路線、社區設施等。課程由學校教師指導藝術技巧及觀察焦點,亦邀請藝術家貓珊教授手繪,以及作家米哈傳授描寫社區的寫作技巧。透過生動有趣的體驗學習,讓社區及藝術元素融入學習當中。


(學生透過觀察社區中的啟德河兩旁的樹木,加入自己的想像力去進行藝術地圖創作及文本創作,記載並串連學校及社區藝術交流。)

營造別開生面的藝術社區氛圍

秉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理念,王中的藝術教學從社區元素取材,亦重視回饋社會的人文精神。學校設有特色展覽廳,提供常設空間來展示學生的成果。梁敏婷主任提到,自推行此藝術教學計劃以來,學校每年也會舉辦對外開放的年度藝術教育展覽,向社區人士展示學生的作品。展覽除了舉辦研討會分享藝術的發展,亦設有藝術工作坊,由學生擔任導師教授公眾人士,學生可以學以致用去分享回饋到社區。


(透過分享、共賞藝術作品,連結藝術、社區及人的交流。)

透過呈現藝術教學的不同面向,拓展以社區為本的藝術教育使教學變得更多樣化,並讓學生能夠從中發現社區之美、記載社區之情。想觀摩更多教育界同工的教學心得,可於Go eLearning重溫影片,了解多元化的教學法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