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學與教提案︰從兩大方向構思課程

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是國家重大的發展戰略,在教育政策方面,鼓勵粵港澳三地高校合作交流,尤其在科研、人才培育、辦學等範疇上,同時推動本港中小學與大灣區內學校締結為姊妹學校。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已推展兩年,全港小學亦將於2025/26學年起開始推行人文科,教師應如何按課程指引規劃課程內容?大灣區課程、學與教又有何潛力?

大灣區包括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以及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九市。2017年7月1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粵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簽署《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確立合作的重點領域,及至2019年2月18日,國家頒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課題結合生活與文化遺產

有關大灣區的課題網上有大量資料,但目前未有固定的課程。大灣區以至廣東省擁有豐富的社會歷史遺產、多樣化的地理景觀,以及經濟和教育發展的潛力。香港教育大學校長李子建教授早前於「學與教博覽2023」的研討會上,從價值教育、環境教育、生命及生涯規劃的角度探討,他提出大灣區課題教學有兩大方向,「第一條線,從衣食住行入手最容易,因為結合生活;第二條線,結合文化遺產、自然景觀、科技與經濟發展。」


(香港教育大學校長李子建教授提出大灣區課題教學的兩大方向。)

大灣區海陸兼備,地貌多樣性,擁有十多個國家地質公園和國家森林公園。李教授指出,師生可以從生態、地貌、海洋、山脈等地理層面了解大灣區,也可以作為學與教的議題,結合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讓師生更容易掌握議題。李教授認為,從環境教育出發,師生除了認識與參與其中(親身到訪),應進一步思考改善環境的方法。他提及體驗式學習須更深化,教師帶領學生到內地考察後,要引導他們作出反思,這是一個重要的學習過程。他舉例可將課題延伸,進一步探討「廣東省與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對比(節選)」、「非物質文化遺產對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以位處於大灣區腹地的佛山為例,它與廣州共同構成「廣佛都市圈」,也是「珠江-西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廣東省經濟版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本港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課程中包括內地考察,讓學生親身了解國情及國家教育發展方針。廣東省佛山市教育信息網絡中心主任岑健林教授提到,佛山作為藝術文化之都,既是嶺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又匯聚粵劇、武術、廣紗、陶藝等民間藝術,成為本港學校到內地交流的熱點之一。


(岑健林教授(中)歡迎香港師生到佛山考察交流。)

借鏡內地城市學與教案例

除了積極推動文化交流外,佛山在教育與創新科技方面亦有突出發展。岑健林教授表示,廣東省教育廳於2017年開展教育「雙融雙創」,「雙融」是指資訊及通訊科技(ICT)與教育、教學的雙向融合,「雙創」則指教師與學生的創新、創造。廣東省教育「雙融雙創」智慧共享社區平台隨之建立,目前已集結超過500個創新社團,每年吸引40萬學生參與社團的網上或實體課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創新思維。


(萬飛校長(中)講述學校如何開拓教學資源。)

大灣區另一城市東莞亦急速發展,對教育和人才培育需求大。東莞松山湖未來學校、東莞市松山湖實驗中學校長萬飛表示,應對創新教育發展需打開教師的邊界,實行「人人皆為師」,才能培育更多創新人才。他以該校為例,開設二百多個選修課,但教師只有百多人,如何應付龐大的學科需求?於是校方邀請社會各行各業的精英,包括銀行行長、高校院長等四十多位人士,共同開發及設計學校課程,萬校長認為這些課程豐富了學生的學習體驗。他指學校會在長假期安排學生到高等院校及科研中心學習,由教授學者擔任主教,該校教師則作為助教的角色,以提升學生的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