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用愛的語言 建立融洽的家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是不少父母的心聲。父母最大的心願,莫過於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但為何父母的好意有時卻被孩子誤解?親子之間出現摩擦,不是父母不愛孩子,而是彼此未找到相同的「愛語」。了解孩子接收愛的方式,父母的關懷便能對應孩子的需求,並找到融洽的相處模式。

認識五種愛的語言 找到孩子接收愛的方式

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家庭教育的關鍵,父母可以認識五種愛的語言,並透過生活經驗和互動,找到孩子適合哪一種「愛語」:​

1. 肯定的言語

稱讚和鼓勵不但提升孩子自信,還能讓孩子感受到自我價值。孩子幫忙做家務後,父母可以表示欣賞和感恩:「謝謝你打理我們的家!我很欣賞你的付出。」

2. 服務行為

為孩子做他們所愛的事情,如烹調孩子喜愛的菜餚,或是一同前往孩子喜愛的主題樂園,能讓孩子從你的付出中感到被重視和關愛。

3. 真誠的禮物

禮物是表達心意的常見方式,也是愛的象徵,要訣在於禮物要符合孩子的喜好和需要。若孩子喜歡某個卡通人物,不妨在他生日時送上印有這個卡通人物的小禮物,讓他們感受到你的體貼。

4. 優質時間(Quality Time)

定期放下手機及工作與孩子相處,從一起談天、逛街和做運動中互相了解,可以讓彼此的感情昇華。優質時間不一定很長,簡短的十五分鐘已足夠;而且可以自然發生,也能透過相約進行,關鍵在於互相尊重,進行雙方認為舒適的家庭活動。

5. 身體接觸

和孩子牽手和擁抱等小舉動,可以提升親子間的感情聯繫。例如孩子在課外活動中表現良好時,不妨摸摸他們的頭髮,拍拍他們的肩膀,肯定他們的成就,讓他們獲得踏實的感覺。

從小建立愛的概念

愛不是由單方面傳達,而是互相培養的。過程在於互相理解、包容和尊重,從而提升彼此心靈上的感情連結。孩子未必一時三刻體會這些抽象的概念,因此父母可以透過故事和生活事例,讓他們從小認識「愛」的觀念,成長成懂得愛己愛人的人。

中國古代也有「仁愛」和「孝道」等家庭價值觀念,背後擁有深厚的文化根源,父母可從小培育孩子這些正確的價值觀,以遊戲使其內化。應該如何起步?「知文識趣」設有一系列和中華文化有關的遊戲,讓孩子輕鬆學習「仁愛」等儒家思想,從小養成良好品格。父母也可以和孩子瀏覽「香港閱讀城」,共讀與親情有關的故事,讓他們以故事主角為榜樣敬愛父母。

關鍵字詞

伙伴活動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