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全面復課:建立校本韌性和調整全日制時間表

過去三年,學界為應對疫情發展不斷調整教育模式。如今中小學逐步全面恢復全日面授課堂,學校和教師應如何維持並繼續提升學與教效能?教育界同工該如何透過學校政策的調整,協助師生適應學習新常態,重拾學與教節奏,同時照顧師生身心靈健康的需要?

香港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副教授;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聯席總監陳君君博士認為提升學校的韌性(resilience)和師生的身心靈健康(well-being)十分重要。她引用多項國際性資料,表示疫情為全球學生、教師以及校長的身心靈健康帶來了深刻而長遠的影響。在香港方面,一項香港青年協會的調查顯示,超過33%的學生期待在新學期重返校園;與此同時,有51.9%的學生出現了情緒健康問題;而另一調查亦指出39%的受訪校長在疫情期間出現了抑鬱或筋疲力盡的症狀。綜合所見,師生在疫情下的身心靈健康問題值得關注。


(香港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副教授;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聯席總監陳君君博士)

建立學校韌性 應對未來挑戰

陳博士認為韌性是提高個人和學校團隊身心靈健康、能力及工作表現的一種內在的能力素養,對師生裨益甚多。不少的國際研究證實,對學生而言,韌性不僅可以增強自信,建立良好的同伴關係,還可以支撐他們在困境中成長,以及增加學習的參與度,對提高學習成績或有幫助;對教師和校長而言,韌性令他們更熱愛教學,有助激發創新教學思維,也讓他們維持工作與家庭的平衡和社交關係,增強了他們處理日常挑戰及面對困境的能力,並加深他們對所屬工作組織的歸屬感,繼而提高工作表現並促進組織的表現。

根據韌性迴圈理論,韌性的過程分為「惡化、適應、回彈、成長」四階段。陳博士認為經歷過疫情的衝擊,大多數師生可能還處於適應和回彈階段,有一些甚至可能還沉陷於惡化階段,也有部分已初見成長的端倪。韌性較強的人在困境和挑戰下能保護自己,儘快回彈到原來的水準;有一些韌性極強的人更會利藉此機會挑戰困境,實現自我成長,達到韌性迴圈理論的最高階段。因此,陳博士強調韌性是一項值得培養的能力素養,這項素養在充滿易變性、不確定性、複雜性、模糊性的烏卡時代(VUCA)和後疫情時代尤為重要。

四項實用建議 助教育界建立韌性

陳博士提出四項建議,盼助教育界建立韌性,在後疫情時代站穩陣腳,邁向未來。首先,教育界同工應從自我關懷、引領自我開始。我們可以採取系統性(systematic approach)的方法來從養成韌性的校長做起,成為行為榜樣(Role Model)影響並培養出具有韌性的教師和學生,從而建立具韌性的學校。

第二,我們應把韌性內化並滲透到日常生活與工作中,並持之以恆地從日常小習慣中培養。

第三,我們可利用韌性創造工作與學習資源兩者跟要求間的協同效應。以校長和教師為例,他們的工作要求一般是難以改變的,但他們可以嘗試改善可變的工作資源來緩衝工作要求。例如,由於家庭和同儕間的支持是影響韌性的重要因素,學校可增加教職員參與家庭活動或交際的機會,以促進員工與其家人、員工與員工間的關係。這樣更有可能對學校領導與員工的關係產生正面影響,協同效應亦因而產生。陳博士和李子建教授撰寫一篇有關香港中小學教師韌性的文章中指出,韌性可以讓教師調整現有的工作和要求,以提高他們的身心靈健康和工作表現。

最後,陳博士宣導「引領關懷」,以構建學校韌性串聯效應,提高學校師生的身心靈健康和成績表現。這舉措也回應了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ECD)最近提出的《2030年議程》。該議程倡議把建設健康社會作為共同目標,以應對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性,從而營造一個更具韌性的社會。這理念需要建立由韌的串聯效應帶動:首先由校長、教師和學生促進個人韌性和身心靈健康,然後藉由環環相扣的關係在學校內建立韌性,並推延至整個社區。她建議校長可以在疫情帶來的震撼中尋求啟示,將逆境轉為契機,引領教師和學生加強關注自身的韌性和身心靈健康素養,並積極推動學校韌性串聯效應。

重新編排時間表 平衡學術和其他學習經歷

全港中小學也密鑼緊鼓,為恢復全日制面授課堂做好全校規劃和制定措施,助師生逐步適應全日制課堂的節奏。仁濟醫院蔡衍濤小學副校長(學與教)黃穎詩女士表示:「規劃恢復全日課堂的時間反而讓學校找回『初心』,重新審視疫前的時間表,大膽求變,為學生編排出擁有多元學習經歷的上課時間表。」

黃副校認為疫情讓學校反思「全日制」的意義。她表示學校固然重視學業成績,但學生的多元經歷同樣重要。觀乎三年的「半日制」上學生活,常規課程其實可以在半日內完成。因此,學校決定把下午課的時間分配給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的課堂。黃副校強調,學校作為社會的一員,肩負培養學生全人發展的社會責任,以及照顧家庭背景各異的學生,讓所有學生都能接受平等的教育。因此,學校善用下午的課時,為學生提供多元課堂,這些生動有趣的課堂亦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從而提升了學習效能。


(仁濟醫院蔡衍濤小學副校長(學與教)黃穎詩女士與學生合照)

黃副校亦指出學校的課堂編排在復常後作出重大改動。學校重整一週五天的上課時間表,把常規的學術課堂全部集中在上午,以騰出午膳後的時間安排活動課。活動課的種類包羅萬有,目的是豐富學生在學術外的學習經歷,達至全人發展。例如星期一,學校為學生安排了語言課,從校外邀請外藉教師合作,以話劇等有趣生動的課堂,提升學生英語能力;星期二和四則分別安排了統稱為「才能課」的「藝術日(Art Day)」和「科學日(Science Day),學生不僅可以參與朗誦、茶藝、繪畫等藝術活動,又可以學習STEM、編程等知識,兩個「才能課」合起來就可全面培育學生的「STEAM」技能;而在星期三和星期五則是班主任課和周會,內容以生命教育為題。值得注意的是,學校的校隊訓練等人才培訓的時段以往在放學後進行,現在調配至下半日的課時之中,讓師生在上學時間內完成訓練,使學生在課後有更多時間發展個人興趣、完成課業和溫習。


(外藉教師在週一的語言課以英語教導學生製作三文治)


(「藝術日」的中華文化武術課)

陳博士透過研究所得,提出學校需要建立韌性才能面對突如其來的挑戰,同時學校也需要關注校長和師生的身心靈健康,從而建立一個健康社會;而黃副校則以自身學校為實例,分享如何編排復課時間表,為學生提供全人教育。「教城×卓師會教師專業發展系列」網上研討會邀請了陳博士和黃副校,與教育界同工分享有關心得。除該場研討會外,該系列還將會舉辦更多網上研討會和實體工作坊,資深學者和教師將分享如何規劃學校政策和編排全日時間表,於課堂上照顧學習落差和重燃學生學習動機的經驗,以及如何提升師生身心靈健康。歡迎有興趣的同工報名,參與專業發展交流。

關鍵字詞

伙伴活動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