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和回饋,一直是相輔相成的。當體驗式學習和服務結合,可以創造出更大的價值和成效,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建立自信、提升能力,甚至扭轉社會的刻板觀念。體驗式服務學習是炮台山循道衛理中學(下稱︰炮循)近年推行的一個學習模式,老師先用體驗活動幫助學生反思、明理,再引導學生把所學和感受轉化,由自助到助人,最後回饋社會。不管學生能力有何側重,是否被識別,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亮點,也讓大眾能欣賞他們的光芒。讓我們來細看這個方程式如何和學生同行,更成為價值觀教學及公民教育的最佳載體。
方程式的建立︰由自我成長開始
炮循雖然不是特殊學校,但一直致力服務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學生,侯潔瑩助理校長表示,學生被識別,不等於就此被定型、標籤。而是教師要為學生進行調適和支援,因材施教︰「學生是做得到,只是需要不同的策略和方法。」而炮循的體驗式服務學習,便是由這種支援教學開展。例如他們設有交通大使,最初只為聚集一班喜歡交通工具的學生,讓學生在喜歡的領域上交流分享,提升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但隨着交流推進,學生的能力不斷進步,更能勝任策劃的工作。於是一班交通大使把興趣化為服務,在疫情期間為長期在家的公公婆婆設計外遊路線,為行動不便的長者建議合適的交通工具。學生在初步完成路線後,會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實地視察,最後由學生親自陪同服務對象完成出行路線。學生因付出而滿足、自豪,長者也樂於得到關懷、重視。整個計劃,就是先提升自己,再幫助他人的轉化和實踐。
(交通大使為長者講解出行路線。)
又如另一個計劃寵物大使,老師最初是希望學生接觸寵物而得到情緒支持,以此幫助有情緒困擾、甚至抑鬱傾向的學生。但當學生一步步成長,他們不但能支援自己,還能帶着寵物進行長者探訪,讓長者笑逐顏開。「學生既能明白生命的寶貴,又可以把自己的體會帶給服務對象,受訪的長者都很期待他們的來訪。」侯潔瑩助理校長分享。
(寵物大使和治療犬一起服務長者。)
方程式的實踐︰體驗是同理心的基石
先學習,再服務,這公式一目瞭然。那麼體驗式學習的元素在中間又扮演着甚麼角色呢?侯潔瑩助理校長提到,SEN的學生傾向留守自己的世界,較難代入第三者的角度,難以明白服務對象的感受和困難。因此,在服務活動前,學校會安排體驗學習,例如找職業治療師合作,帶領學生去體驗長者生活,甚至是背起鉛球去行動,切身體驗長者如何行動不便。
侯助理校長強調︰「服務學習和一般義工活動有別,平常的義工活動大多是單次性,參與學生對受惠機構和對象都未必有充份了解。但我們推行服務學習,學生必需了解服務對象的困難,面對不同的受助者更要有不同的溝通技巧。因此體驗活動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用以訓練學生的同理心,讓學生代入、思考整個活動的價值和意義。」
(和參與義工活動不同,學生在服務學習中要和組員溝通、要解難,要代入思考,是完整的學習體驗。)
體驗活動亦是進行價值觀教育和培育公民素養的好機會,最初學生未必懂得「代入思考」,這時老師會先引導學生去關心親近的老師,提醒同學觀察老師的難處,再幫助老師解決難題,這正正回應了價值觀教學中「關愛」和「同理心」兩大範疇。
為了讓體驗活動發揮更大成效,老師更會在活動後帶領學生進行反思和檢討。最初,同學未必能清晰地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收穫,他們會先用繪畫或錄音去記錄感受,然後再學習口述自己的筆記或繪畫,循序漸進,最終能成功用文字表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逐步增加自信,即使要突然進行分享,也能應付自如。
方程式的得着︰成就自己、影響社會
這時不難看到炮循體驗式服務學習的運作模式。首先,先找到學生的興趣或長處,鼓勵他們參加不同的大使計劃,並藉由這些興趣培育共通能力。當學生建立了自信,提升了能力,便鼓勵同學把學習所得與外界分享。最後,再透過體驗活動讓他們了解服務對象的處境,學以致用,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
(服務計劃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圖為熱愛音樂的學生組成的音樂大使及喜歡交通工具的學生組成的交通大使。)
炮台山循道衛理中學收生及對外聯絡主任周寶心女士提到,炮循現時共設十三種不同導向的服務大使,全校有近八成五的學生參與。這些服務學習的成效遠超他們想像,例如是寵物大使,實行之初是為了緩解學生情緒,但最後卻成功由受助者變為施予者。周主任認為,每項計劃的成功,都促進學生自我肯定,明白自己「做得到」,更有機會找到事業發展方向。
「例如是交通大使,學生會想朝着為公共交通機構服務的方向發展,而參與長者服務的健康大使,更會參加進階的長者溝通和護理課程,甚至是學習扶抱長者,再配合即將資歷架構課程,學習輪椅維修等,這些都有助學生畢業後投身長者護理行業。」
即使未能借計劃找到自己的發展路向,期中的成長和得着依然是無價的。周主任分享曾經有攝影大使去幫護老中心的長者拍攝證件照時,其中一位老人由於身體抱恙,長期要插鼻喉(鼻胃飼管),已許久沒有擁有一張「正常」的證件照。於是攝影大使替公公拍照後,再修圖把喉管抹去,讓長者能再次見到健康的自己。這好像只是一件小事,但卻幫助長者完成埋藏已久的願望,令老師和學生都深感觸動。「原來只要懂得發揮所長,便能照亮身邊人。」不管是否被識別為SEN學生,道理始終如一。
(學生在指導下學習扶抱轉移技巧。)
體驗式服務學習的影響,不只停留在學生的層面。由於服務學習會涉及跨界別的合作,導師常常帶領學生接觸不同階層的社會人士,這有助扭轉各界對SEN學童的觀點。侯潔瑩助理校長說︰「許多服務對象都認同學生的表現,不認為這班被識別的學生,和其他學生有任何不同。甚至有參與了職場新力量計劃的僱主,在計劃後願意繼續合作,為我們的學生提供切實的職位,認同學生的表現和能力。」
其實不單是被服務的人,學生的家長也會為子女的表現感到驕傲,發現自己的小朋友能照顧自己、照顧他人。所以SEN學生需要的,不是被定型為受助者,而是需要大家和他們同行,當看到他們有不足時,在旁邊扶一把,和他們一起成長。
如果老師想得到更多服務學習的分享和資訊,教育界年度盛事「學與教博覽2023」將於12月13至15日舉行,本屆博覽將繼續就「特殊教育需要」、「服務學習」等教育議題邀請教育專家及教師分享灼見,與教育同儕分享寶貴教學心得和經驗。博覽將於七月開放接受學校和個人登記,歡迎學界人士預留時間參與,攜手共創教育未來。